22日上午,由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PIE-U15 Pro和PIE-UX25純電動無人機在試飛場騰空而起,經飛行能力與穩定性測試,各項性能參數符合標準。這兩臺無人機將于本周交付安徽蕪湖一所高校用于教學實踐。據了解,我市這家低空飛行器研發制造企業目前已同國內400多所高校合作開展專業申報、無人機實驗室建設和執照培訓等工作。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領域,也是長三角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作出了重要部署。相較于深圳、廣州、上海等低空經濟布局較早的城市,南通尚處于培育狀態,但我們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結合自身產業發展需要,積極探索具有江海特色的低空經濟發展之路。
在我市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實施意見》中,低空經濟與深遠海裝備、新型儲能、第三代半導體、通用人工智能、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等一道,被列入我市聚焦的七大細分賽道。文件提到,包括低空經濟在內的這些成長型未來產業,賽道寬、潛力大、前景好,要發揮我市在技術研發和應用場景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優先發展。
低空制造領域前景廣闊
發展低空經濟離不開先進飛行器。
由航天宏圖研發的PIE-UX25純電動多旋翼無人機于去年11月投產,擁有操控簡單、大載荷、長航時、可靠性強和勤務性高等優點,在應急救災、環境監測等行業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我們目前在低空經濟領域,不僅布局了無人機制造,機巢、地面站、載荷開發,
監視設備及
通信設備等相關產業,還在數字支撐體系中不斷加大低空網格大數據和無人機綜合監管兩個平臺產品的研發和建設。”航天宏圖無人機工廠廠長祖曉斌介紹,選擇南通正是看中了這里的區位優勢和長三角廣闊的市場前景。航天宏圖自2021年11月落子南通開發區以來,建設無人機研發中心、測試中心、生產制造中心及無人機售后服務中心,強化空基數據采集能力,形成了航空與航天互補、地面輔助的空天地一體化全息感知體系。目前南通基地年產無人機近千架。
搶抓風口,完善產業鏈布局是關鍵。
通州區一家無人機配套企業――南通山口精工機電有限公司將微型軸承做到了極致,其生產工藝已達到納米級別。企業二十年如一日專注于特微型軸承這一細分領域,近年來,又與國內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不斷向精微邁進。公司的軸承年產量呈遞增態勢,其中涵蓋低空領域的配套軸承產品,已入列國內精密微型軸承制造企業“第一梯隊”。
位于市北高新區的江蘇京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CMOS芯片的封裝、攝像頭模組、各類整機產品的研發與制造。“企業母公司凱木金科技早在2010年就敏銳地察覺到未來產業離不開‘眼睛’,2015年企業將模組的應用端延伸到無人機產品。”企業常務副總裁葛鴻鵠透露,目前公司已為數十家無人機企業配套攝像頭模組類產品,年產值數千萬元。下一步,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高性價比的模組,進一步延伸無人機產業鏈,更好地服務低空經濟配套企業攀高向新。
拓展特色低空應用場景
上月中旬,一架直升機從南通創新區紫瑯湖基地徐徐升空、跨江向南,25分鐘后在蘇州工業園區緩緩下降、穩穩落地,蘇通空域首次實現成功連線。南通―蘇州直升機航線通航,標志著兩地空中走廊正式開啟,展現了我市未來“空中的士”的發展雛形,更為我市低空經濟發展打開了全新空間。
當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低空經濟發展賽道。深圳、上海在推進低空經濟產業政策、場景建設方面率先發力,鏈接起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這兩大低空經濟產業高地;北京、廣州、成都、武漢等城市也紛紛搶灘低空經濟,尋求關鍵場景突圍,同步推進空域管理、航路網絡、基礎設施等建設,為商業化打基礎。
我市聚力協同,向新而行,在區域發展中競相布局,搶抓“低空+”應用場景機遇,推動低空與自動巡檢、物流運輸、農林作業、文化旅游等融合發展,不斷開辟新質生產力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南通移動聯合順豐打造的無人機快遞專線,短短8分鐘,5G-A無人機就能將快遞從崇川區幸余路1號送達南通理工學院順豐網點,物流效率大幅提高。南通順豐速遞有限公司公共事務負責人楊小峰認為,只有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低空經濟才能更快在一座城市落地生根。他建議南通在鋪設低空基礎設施、構建低空信息調度平臺、融通低空經濟各產業鏈,以及打造低空經濟發展共同體上下功夫,持續整合醫療救助、安全監督、江海巡防等低空經濟鏈條,同時出臺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護航低空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豐富低空文旅消費,啟東首個搭載5G-A的“低空飛行”觀光旅游航線正式運營。坐在這架從啟唐城內起飛的羅賓遜R44直升機上,不僅可以低空欣賞古韻悠悠的啟唐城和綿長美麗的海岸帶風景,還能擁有直播等高速上網體驗。江海瀾灣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凱杰表示,目前該項目已對廣大市民游客開放。這是度假區將低空經濟與文旅品牌相結合,邁向通航領域的一次實踐探索。
城市之外,農村的低空也很忙。本月上旬,通州區十總鎮育民村的300畝稻田通過植保無人機一天之內完成農藥噴灑工作。
我市早在2014年就開始引進植保無人機。“相較傳統的自走式植保機,植保無人機一天能完成施肥作業500畝,作業快、成本低、效率高,還避免了高地隙植保機連續作業中壓壞農作物造成的不必要減產損失。”市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盧少穎說,植保無人機已成為我市各類家庭農場的標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范圍內共有植保無人機近3000臺。此外,當下更為先進的一款多光譜無人機,還可實時監測和收集田間作物生長、病蟲害等多項數據,經分析和處理生成“處方圖”,助力更加精準地實施田間管理。
護航低空經濟穩步“起飛”
從一份普通外賣、冷鏈生鮮的同城急送,再到貴重珠寶、造血干細胞等特殊血制品的跨城運輸,未來,千米以下的天空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繁忙。新華社消息稱,在全國范圍內有超過440條無人機航線,覆蓋平原、高原、山地、雪域和海島等全地形。
換句話說,把貨物送至從前難以抵達的地方不再是夢。
我市前瞻布局新賽道,搶抓發展新機遇,打造增長新引擎,推動我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我市將依托產業優勢、區位優勢,積極融入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鏈供應鏈,開展研發制造等全產業鏈活動,加快形成低空經濟集聚效應;依托現有資源稟賦,向低空經濟領域拓展延伸,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低空經濟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低空經濟產業鏈優質企業。
發展低空經濟,少不了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就在上個月,低空經濟產教應用聯盟成立。“我校和航天宏圖牽頭,同時聯合南通大學、市無人機行業協會、騰云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蘇交科集團等多家單位設立聯盟,旨在為低空經濟領域企業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為高校低空經濟相關專業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就業渠道。”南通職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戴世明表示,南通職大作為聯盟牽頭單位,將積極整合產業界和教育界的優質資源,推動聯盟成員之間深度合作,致力于開展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產業應用等,努力為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新動能。
隨著低空經濟的持續升溫,地方政府和資本紛紛加碼入局。不少專家認為,各地要注意預判和防范產業風險,防止一哄而上和泡沫化,要因地制宜形成差異化競爭和互補。
低空經濟已經“起飛”。可以預見,政策引領和產業資源的“雙驅動”才是打開低空經濟發展之路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