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來,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為健全的國家。最新發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我國工業領域企業有73家入圍,比2012年增加28家。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機構總數、研發經費支出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有效發明專利申請數增長了兩倍多。建成全球最大規模
光纖和移動通信網絡;移動通信從4G演進到5G,實現網絡、產業、應用全球領先……
9月13日,國新辦“推進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例舉出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業發展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
他表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工業信息化既是主力軍、主陣地,又是排頭兵。工信部正在分行業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年內這些規劃將陸陸續續出臺。
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肖亞慶表示,工信部力爭通過“十四五”時期的努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實現綜合實力邁入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行列目標,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為此,工信部主要圍繞“四個聚焦”開展一系列的工作: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聚焦提升供給體系質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聚焦深化改革,營造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良好環境。
肖亞慶強調,聚焦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構建新型的產業創新生態。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要深入實施產業技術再造工程,打牢核心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關鍵基礎軟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等一些基礎工作,力爭使得產業基礎薄弱的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
另外,他表示,要落實碳中和、碳達峰部署,完成工業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加快培育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的建設。同時,工信部在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也將深入做工作。
汽車芯片短缺狀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集成電路的制造產能持續緊張,“缺芯潮”備受關注。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原因主要在于全球疫情暴發使得制造企業普遍放緩了產能擴充計劃,造成產能供應和需求間的錯配;疫情持續不斷反復,一些國家和地區關停了一些芯片生產線,造成減產,部分芯片出現斷供現象。
田玉龍表示,集成電路是高度全球化的產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工信部和有關國家合作,持續保持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針對目前供需矛盾緊張的突出問題,工信部和有關部門組建了汽車半導體推廣應用工作組。加強地方政府、汽車整車企業和芯片制造企業的對接,使供需進一步精準,提高供給能力。同時,采取一些措施加快推動替代方案,通過簡化審批程序,使替代芯片盡快得以推廣應用。
“盡管現在得到了一定緩解,總體來看,芯片供應鏈緊張的問題還是要存在一段時間。”田玉龍說,工信部將加強協調力度,加強供應鏈精準對接,全面提升汽車芯片供給能力。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肖亞慶介紹,信息通信業近年實現新的跨越,我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光纖和移動通信網絡,固定寬帶從百兆提升到千兆,光網城市全面建成;移動通信從4G演進到5G,實現網絡、產業、應用全球領先。5G基站、終端連接數全球占比分別超過70%和80%。全國行政村、脫貧村通光纖和4G的比例均超過99%,農村通信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網絡應用從消費向生產拓展。
“世界經濟數字化發展、數字化轉型是大趨勢,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確實是關系到生存和發展的‘必修課’。”肖亞慶表示,一方面,要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技術在制造業全流程、全領域深度應用,培育發展網絡化研發、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等新業態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快5G網絡部署,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