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同時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再創新高,比2020年增加267億斤,同比增長2%。全年糧食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穩定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這一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數字農業的作用不可忽視。
數字農業是指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其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為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是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后的全新農業。
實現數字化轉型 智能生產與智能監管水平有待提高
當前我國的農業生產產量連續穩定增長,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耕地資源不斷減少、農業產業結構有待升級,要實現農業向集約型農業發展,必須以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和技術水平的提高為基礎,從而促進農業現代化、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農業智能監管體系亟需建立,農業的地理信息系統有待完善,屆時,可以將農業資源、農業產業、農業產品等進行集成,通過數據平臺進行統一管理。
物聯網技術加持 農業信息化發展實現節本增效
以無人機技術為代表的物聯網技術對于數字農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利用植保無人機為大田作物和經濟作物進行植保作業 ,既高效又安全,同時還節約了人力資源。
目前,部分地區已經運用了物聯網技術促進農業的信息化管理。不少地方利用溫度、濕度、氣敏、光照等多種傳感器對蔬菜生長過程進行全程數據化管控,保證蔬菜生長過程綠色環保、有機生產。也有地方通過物聯網技術,對農作物生長、畜禽和水產養殖等進行監測,可實現準確感知、及時反饋,提升農業決策指揮水平。有的地方應用物聯網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可實現對農業用藥、用水、用肥、用工狀況的精確控制,減少浪費,促進農業節本增效。
從數字農業發展的趨勢來看,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等關鍵技術支持,能夠實現農業信息的數字化,推動數字農業的有效實踐。
數字農業+電子商務 拓寬農產品銷售市場
傳統的農業在完成生產的時候往往會面臨一個窘境:沒有銷路。在提高產量之后,反而因為市場機制的運作,供過于求,不得不降價出售。如今數字農業的出現與發展,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結合數字技術的農村電商體系的搭建能夠有效拓寬農產品的銷售市場,增強農業的變現能力,也能促使人才回流,形成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
小結:在數字農業實踐的過程中,數字技術的運用作用突出,推動數字技術本身的發展和運用,能夠促進農業數字化轉型,提高農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強農業的變現能力,為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