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園”城市廈門,因海而興,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人流物流高度密集,在造就廈門這顆東南沿海璀璨明珠的同時,也給這座城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出新挑戰。
廈門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19日稱,近年來,該市以爭創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為目標,堅持“科技引領+社會共治”兩翼并舉,探索實踐“預防警務”,通過動態感知風險、及時阻斷風險,推動警務運行模式由被動反應型向主動預防型轉變,實現警務效能與治安態勢“雙質變”。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廈門全市刑事警情數僅為8年前的21.25%,群眾安全感率以99.359%再創新高,兩個月前在北京召開的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上,廈門榮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
廈門警方介紹說,近年來堅持以岸制海、海陸聯防,健全完善一體化沿海智能管控體系和廈漳泉防范海上非法入境聯動機制,探索運用無人機巡航加強岸線管控,有效筑牢海上疫情防控和反走私、反偷渡的“銅墻鐵壁”。
今年1月5日,深夜,位于廈門與漳州交界的一處公安檢查站,一輛黑色轎車接受無感安檢時,設備突然發出警報,自動升起的攔截設備將沖卡車輛阻截在檢查站內,經執勤民警盤查檢查,在車底發現數把管制刀具,這種自動預警攔截功能不僅大幅提升了安檢查控效率,而且能夠有效降低民警執勤安全風險。
廈門警方強化陸路防控工作,建成6個智慧公安檢查站,不斷完善市際布控攔截圈,配套健全可視化一鍵式“關城門”等機制,全力打造堅實可靠的“護城河”。
除了海、陸,廈門作為改革開放先鋒城市、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高崎國際機場跑道航班起落不斷,每天出入境人員、貨物進出繁忙,給治安防控提出新要求。
近年來,廈門警方加強機場區域感知體系建設,著力完善防控體系,按照“國內一流、行業一流”標準,推動新機場安保體系建設,筑牢民航管控防線。
廈門市公安局防控辦楊震告訴記者,按照海陸空立體化防控思路,廈門警方強化市際“圈層”查控,著力構筑“治安防控識別圈”,最大限度將風險隱患阻截在外圍、處置在遠端。
近年來,廈門警方穩步推進街面警務站等“智慧”支點建設,為了以點帶面、筑牢街面巡防圈,利用智慧街面巡防平臺和“110慧眼”系統,結合“1-3-5分鐘”快速反應圈和市、區兩級巡特警巡區布局,進一步提升巡邏勤務精準度,為警務實戰賦能增效。
“一個警務站,就是一個微型派出所,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就是一個指揮平臺,真正做到快速反應,守住應急處置第一道防線。”廈門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謝國瑞介紹,目前全市共在車站、碼頭、商圈等重點區域,設立18個這樣的智慧街面警務站。
智慧安防小區的建設,則將平安延伸到民眾家門口。位于湖里區禾山街道的大唐五緣YOHO商住兩用小區,原本樓內企業單位眾多、進出人員管理難,治安風險突出,盜竊、黃賭等案件時有發生。該小區納入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以來,實現零發案。
據介紹,目前全市已建成1340個智慧安防小區,通過對小區動態的多維感知和精細管理,努力為民眾打造更加平安的幸福家園。
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中,除了緊盯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管好危爆物品等“要素”也是重要環節。
2021年6月以來,廈門市公安局依托福建省危險物品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創新升級研發“廈門危爆物品智慧管控系統”,打造危爆物品智慧監管新模式,實現對全市民爆行業、民用槍支使用單位、劇毒和易制爆危險化學品等涉危行業“一套系統全面管理”。
該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楊火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通過智慧管控系統“動態化、可視化、全流程、可追溯”的跨時空監管,廈門全市涉槍涉爆立案數處于福建全省低位,“為危爆物品鎖上了一把‘智能安全鎖’”。
該系統還有手機端的APP版本,民警通過手機足不出戶就能對爆破作業的物料領取、運往現場、卸貨清點、現場爆破、退庫運輸、清退回庫等8個重點環節進行“全鏈條、無死角”可視化監管。
近年來,廈門未發生因危爆物品監管問題引發相關案件事故。
去年3月,反詐全國現場會在廈門召開,反詐“廈門經驗”在全國推廣。
近年來,廈門警方依托“互聯網+群防群治”平臺和“廈門百姓”APP,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組建平安志愿者隊伍,充分發揮“信息收集員”“治安巡邏員”“隱患排查員”“矛盾調解員”“宣傳幫教員”作用,打造“義務交警”“青年義航隊”等一系列平安志愿服務品牌,激發社會治安防控新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