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一周》周刊網站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在多個尖端技術領域已經取得巨大進步。
哈佛大學貝爾弗中心7日發表的這份報告指出,中國制造業的巨大發展推動了研發進步。
報告說:“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技術制造大國。2020年,中國生產了2.5億臺計算機、2500萬臺汽車和15億部智能手機。”
報告警告說,中國在某些領域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從目前趨勢來看,在另一些領域也可能超過美國。
人工智能
關于人工智能這一重要領域,報告說:“在語音技術方面,中國公司在包括英語在內的所有語言上都在超越美國公司。全球最大的語音識別初創企業――中國的科大訊飛已經擁有7億用戶,幾乎是蘋果Siri用戶的兩倍。在金融科技方面,微信支付擁有9億中國用戶,大大超過蘋果支付在美國的4400萬用戶。三分之二的美國人仍以信用卡為主要支付方式,而移動支付已經成為9成中國城市人口的首選,中國的移動支付交易額是美國的150倍,在2020年已經達到42萬億美元。”
報告解釋了這些數字的重要意義。它指出,這些交易“產生了關于個人消費行為的海量數據,這些數據可用于開發其他金融科技應用,比如人工智能驅動的個人信用評估”。
在人工智能這一新領域,報告將深度學習稱為“最熱門的分領域”。報告指出:“中國在這方面的專利出版物數量是美國的6倍。根據美國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權威評估,到2025年,美國的人工智能論文引用次數將降至第二位。”
5G
在5G領域,報告承認,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5G市場,截至2020年底,中國的5G連接占全球的87%。
報告指出,“幾乎所有關鍵指標都支持中國將主導5G未來的預測。截至2020年底,中國的5G用戶數達到1.5億,而美國僅有600萬。中國有70萬個5G基站,美國僅有5萬個。中國已開放460MHz中頻頻譜,美國僅開放70MHz。中國的5G網絡平均速度達到300Mbps,而美國僅為60Mbps。在全球前5大5G設備供應商中,有兩家是中國公司,美國公司無一上榜。”
中國意識到了美國在5G技術、標準和應用方面擁有的競爭優勢。報告說:“認識到5G標準的價值,再加上高昂的研發投入,中國企業正在積極擴大在標準機構的影響力。”
報告警告說,由于缺少強大的國家基礎設施,美國未來的5G應用將處于劣勢。
報告說:“中國已經在開拓尖端5G應用,包括智能工廠系統、用于工業應用的數字映射以及全世界首例基于5G的遠程手術。”
量子計算
報告認為,中國在量子信息科學的某些領域――包括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傳感――已經超過美國。中國目前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投入是美國的4倍。
報告說:“中國還展示了將研發迅速轉化為行動優勢的能力。2020年12月,在谷歌的53比特量子計算機‘西克莫’取得量子霸權僅一年后,中國達到了同樣的里程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發的光量子計算機在某些計算方面比谷歌快100億倍,獲得了‘量子霸權’。”
在量子通信方面,報告說:“愛德華?斯諾登2013年披露了美國在中國秘密搜集信息的能力,這促使北京加快量子通信的發展,量子通信是安全的‘黃金標準’。2018年,中國在量子通信和密碼技術方面取得的專利數量是美國的4倍多。”
報告在分析這些進展的戰略影響時說:“一位專家預測,在2至3年的時間里,美國將無法再
監聽中國政府和軍方的通信。”
半導體
雖然美國在半導體領域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這一地位因投資不足而受到削弱。另一方面,“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預計,未來10年,中國將開發全球40%的新產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國,擁有24%的市場份額”。
生物技術和綠色技術
報告還強調了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的進步,在這一領域,美國一直是市場領導者。中國在基礎和高端研究、制藥和療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雖然美國是很多綠色技術的主要發明者,但中國“在這些技術的制造和應用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使其能夠主導綠色能源供應鏈的多個環節”。
報告指出:“中國在綠色技術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包括設備制造、原材料和能源存儲――領先于美國和其他國家。
憑借其世界工廠的地位,中國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主要生產國。2000年,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僅占全球產量的1%,而今,全球70%的太陽能電池板由中國供應。相比之下,美國的份額從2000年的30%降至如今的不到1%,這是一個驚人的逆轉。全球10大風力渦輪機生產商中有4家是中國企業,它們控制著40%的全球市場,而美國的市場份額僅為12%。”
報告預測,到2028年,中國的電動汽車產量將達到美國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