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勞動力供給的替代品,人形機器人有望極大限度解放生產力,甚至重新定義生產力范式,是全球矚目的電子消費產品新賽道。一年一度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被稱為消費電子領域的年度“風向標”。在近日舉行的CES 2024上,形態各異的人形機器人大放異彩。來自上海的兩家人形機器人企業――上海開普勒探索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普勒”)和上海傲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鯊智能”),分別攜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產品驚艷亮相,并收獲了一大波關注。
身高1.78米、體重85公斤,智能靈巧手共有12個自由度,全身多達40個關節自由度……今年的CES舉辦期間,開普勒研發的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機器人受到圍觀。據了解,早在2023年11月,開普勒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機器人就正式發布,包括先行者K1、先行者S1和先行者D1三個型號。開普勒探索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副總裁胡德波介紹:“開普勒要做全面對標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我們計劃2024年下半年實現人形機器人量產,預估對外售價為2―3萬美元。”
傲鯊智能攜自研BES-HV腰部外骨骼機器人首次在CES上亮相。該產品包含腰部控制系統、下肢控制系統和總控集成系統,可為用戶的大腿與腰部提供智能化電助力。產品所用的自研運動控制卡與配套驅動單元,可助力企業重體力崗位的運行,將工人勞動負擔減輕50%以上,減少工人流失,提升生產效率。該款可穿戴外骨骼產品研發5年來已完成4次迭代,獲歐盟CE安全認證,2023年榮獲DIA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目前其已經在航空、礦山、電力、養老等多個場景落地應用。
對于以通用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
智能終端這類熱門賽道,業內專家表示,該領域需要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日前發布的《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提出,上海將打造開放賦能的高能級創新基礎設施,布局智能機器人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協同創新平臺。
“就人形機器人前沿技術來說,我們應該將目光集聚到企業身上。”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仇志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企業研發團隊往往著手于機器人整機的系統性研發。相較而言,高校團隊往往聚焦于某個細分領域。
如何向企業集聚資源,縮短人形機器人技術的迭代周期,加快人形機器人技術產業落地?
相關專家認為,政府可依托新型研發機構,建立人形機器人“原子動作”訓練平臺和數據平臺,并通過開源共享,推動產業生態創新和產品應用落地。而對于企業來說,研發人形機器人就像拼樂高積木,得一個個關鍵技術模塊去“攢”。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上海涌現出多家人形機器人企業,從手、足、關節等多個模塊積累了關鍵技術。如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GR-1,高1.65米、重55公斤,擁有模擬人類體形的頭部、軀干和四肢;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小姜”,其智能柔性關節已經在機械結構、核心算法、加工工藝等多個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上海非夕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專攻人形機器人的手臂部分,其研發的“拂曉”機器人系全球首臺自適應機器人。“拂曉”機器人像人手一樣擁有底層“元”能力,柔性程度甚至超越人手,拓展了機器人能力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