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重慶澳維酒店,2023重慶市智慧城市創新發展圓桌會會議現場。記者 尹詩語 攝/視覺重慶
9月5日,2023重慶市智慧城市創新發展圓桌會舉行。會議聚焦智慧城市建設、城市運行和治理、基層智治等領域,邀請了北京、上海、山東和成都等省市大數據發展、政務服務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專家學者,以及相關重點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理念及路徑。
智慧城市建設
分級分類推進 促進數實融合
山東省大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廉凱介紹,山東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指標》,包括市級、縣級、社區3套建設指標,成為全國首套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省級地方標準。
目前,山東智慧城市建設覆蓋了100%的市、70%以上的縣(市、區),16個市建設了“城市大腦”,實現“城市大腦”與省“一網統攬”綜合慧治平臺的縱向聯通、整體協同。同時,開展一市一品牌、一縣一特色,構建“千城千面”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格局,7000余個智慧應用場景,10家新型智慧城市科普展示和交流平臺。
廉凱稱,山東在群眾關注的領域重點開展工作,比如教育服務方面,實現16個市、117個區縣義務教育招生報名服務聚合。在醫療服務方面,上線168家互聯網醫院,醫保電子憑證激活率95.59%。在社保服務方面,全省通查和跨市通辦線上服務“社銀直聯”全覆蓋,旅游方面則是59家重點景區門票統一預訂和驗證。
山東已初步形成了“1+3+N”的山東半島智慧城市群協同發展格局。“我們也在智慧社區和數字鄉村建設方面同步發力。”廉凱說,山東協同啟動智慧社區工作行動,支持建設1500余個各具特色的智慧社區,推出了一批標桿性的智慧社區,常態化開展智慧社區活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宋凱捷圍繞如何發揮獨特優勢,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重慶方案”分享了看法。
“2022年重慶的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首次進入全國前十,已經邁入了全國發展的第一梯隊。”宋凱捷說,在“1361”架構指導下,數字重慶建設有能力在全國率先實現一體化推進。
另一方面,宋凱捷認為重慶可以進一步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進工業互聯網、5G、車聯網等數字技術與重慶各領域全方位充分結合,特別是在制造業方面深化無線技術、千兆網絡以及互聯網的應用,比如重慶作為山城,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在山地環境保護方面釋放更大的價值和作用。
宋凱捷提到,重慶可以對接數字絲綢之路打造高能級數據港,建設數字化國際合作高地;構建數字孿生通道,強化產業、貿易、海關等數據互聯互通;以數字重慶統領口岸、通關資源,打造高能級合作窗口和平臺。
一體化數據平臺
讓城市運行高效 市民生活便捷
一座城市如何做到高效運行和治理?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劉迎風介紹,上海已初步建成一體化大數據資源平臺,依托這個平臺構建了全市數據共享交換、數據要素流通的核心樞紐,實現了國家、市和區三級互聯互通。
劉迎風談到,數據治理最終是為了支撐應用,因此上海重點圍繞政務服務打造了“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
“一網通辦”接入事項超3600項,累計辦件量超3億件,實名用戶近8000萬人。“一網統管”聚焦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規劃建設、城市網格化管理、交通管理等重點領域,實現態勢全面感知、風險監測預警、趨勢智能研判、資源統籌調度、行動人機協同,支撐城市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運行管理能力。
圍繞數字重慶建設,重慶將加快建設“1361”整體架構,今年底重慶將初步建成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斌介紹,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是數字重慶建設的核心要件。
目前,“渝快辦”正在進行重大升級,“渝快政”目前已有55萬名公務員登記注冊,而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一套用戶體系、數據標準和安全體系,做到最小投入,最大共享,最有效率。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完善數字資源統籌管理機制,實現全市數字資源‘車同軌、書同文、文同義’,全面推進‘市―區縣’兩級應用、數據、云網、組件、感知等數字資源的清理排查,摸清全市數字資源家底。”李斌說道。
超大城市治理
完善數字場景 助力治理現代化
“超大城市中,各類生產要素高度聚集,各類問題疊加出現,既有老毛病,也有新問題。”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一級巡視員劉強提出了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困難和問題。
劉強認為,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要積極推動數字技術創新與數字治理場景建設“雙輪驅動”,全面拓展接、派、辦、評、報、宣全流程智慧化應用,并且要完善市民訴求驅動下的數字治理場景,提升城市治理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
具體來講,北京通過強化科技賦能,建設了接訴即辦“智慧大腦”,搭建起智能受理、派單、辦理、回訪、分析平臺,探索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實時數據對接“京智”,豐富接訴即辦在“一網慧治”中的場景應用。
同時,深挖民生數據富礦,全渠道匯集1億余件群眾訴求記錄、300余萬條企業法人數據,7000多個社區(村)點位信息,建立“日報告、周分析、月通報、年體檢”機制,“算”出民生痛點、治理堵點,輔助科學決策。
“北京、上海、重慶、成都都屬于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城市。”成都市網絡理政辦黨組書記、主任馮秀富認為,在數字時代,超大城市治理都面臨著巨大挑戰。
馮秀富介紹,成都把12345熱線作為社會訴求“一鍵回應”的總客服,全力推動訴求響應的高效化。
馮秀富說,通過這種“以智促治”的方式,已提速、提級、提質處理訴求2.5萬余件,群眾滿意率達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