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燈的時長并非一成不變,同一個路口,在每天的不同時段信號燈的配時方案都會有所變化,而這一點,很少被人們察覺。
交警賓佳欣,就是“信號燈背后的人”之一。他就職于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交通科技處科技設施科,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建設、維護和保養(yǎng)路面上的交通科技設施,并根據(jù)交通安全以及市民們的出行需要,不斷做出優(yōu)化調整。
這是一項需要細致,也需要智慧的工作。深圳的城市道路錯綜變化,如何用科技手段在人、車、路之間的關系之中找好平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為市民們提供出行便利,是賓佳欣和同事們每天都要面對的課題。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日新月異的交通科技手段只是工具,讓這些工具真正發(fā)揮作用,離不開奮戰(zhàn)在相關崗位上的具體的人。賓佳欣說,他們早已習慣時刻帶著“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睛進行觀察,除了群眾們主動提出的訴求,更多的變化,來源于交警們主動作為,“在巡邏、在執(zhí)法、在路上,包括平時生活里上下班的時候,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然后主動去整改”。
用科技兼顧群眾訴求和交通效率
與普遍認知里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方向的“科技”不同,賓佳欣和同事們的工作需要隨時關注路面情況,和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群眾的來信、來電、建議、投訴,以及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的建議提案,都會推動城市交通預警監(jiān)測、信號設施等方面不斷調整優(yōu)化。
在深圳,群眾向交警部門進行反映的方式很多樣,除了局長信箱、政府熱線,還可以通過交警支隊本身的熱線電話等多個渠道進行建議、投訴,對于這些來自群眾的訴求,交警支隊十分重視。據(jù)賓佳欣說,一般情況下接到群眾反映后,轄區(qū)中隊、大隊以及作為協(xié)助方的科技設施部門,會立刻對群眾們提出的情況進行研判,并盡量在三天內給出統(tǒng)一的正式答復。
2021年末,一些群眾集中反映紅嶺中路荔枝公園東門斑馬線的問題,由于道路改造,該路段原本的斑馬線被移除,影響到了部分群眾的出行。接到相關情況的賓佳欣馬上前往現(xiàn)場進行了解,發(fā)現(xiàn)提出訴求的主要是附近的退休老人,這個斑馬線原本可以直達公園,取消之后,老人們需要繞行兩百米左右,確實存在不便。
這一路段的特殊之處在于,其本身處于主干道上,南北兩側各200米左右都有信號燈,如果在道路中間再加裝信號燈可能影響道路通暢情況,另一方面,該路段北側100余米處有地下通道,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部分市民過街的出行需要。
但考慮到提出需求的群眾普遍年齡偏大,其訴求也具備合理性,賓佳欣和同事們在研究討論過后,決定在盡可能不影響交通安全、通暢的前提下,針對群眾們的訴求對這一路段進行調整,“群眾的需求很明確,同時又要兼顧交通效率,我們多個部門就一起溝通,去做優(yōu)化方案”。
討論的結果是針對該路段加裝過街斑馬線,配套信號燈,滿足群眾早晚去公園鍛煉的出行需求。與此同時,針對這一路段南北兩側的信號燈進行協(xié)調,根據(jù)人流量、車流量,對信號燈的時間分配做動態(tài)調整,“打個比方,你開車從北邊往南邊,以60公里時速的速度開200米大概20秒到30秒,那么斑馬線的信號燈,就在車輛通過上個綠燈之后的20秒到30秒之間就切換成綠燈就可以了,這樣機動車也可以一路順暢地通過了。”
這種對
交通信號燈進行動態(tài)調整的模式,有一個專門的稱呼,綠波帶――在某一路段上,根據(jù)路上的要求車速與交叉口的間距,確定合適的時差,使在上游交叉口上綠燈啟亮后開出的車輛,以適當?shù)能囁傩旭?,正好在下游交叉口綠燈啟亮時到達,猶如行駛在一條暢通無阻的綠色屏帶中。
在交警部門的努力下,深圳市的交通狀況不斷改進提高,動態(tài)變化的信號燈背后,有技術進步帶來的效率,也有交警部門不斷思考、實踐的堅持。
為群眾順暢出行提供保障
伴隨著深圳市的飛速發(fā)展,城市的交通通行壓力也在不斷增大――目前,深圳市每公里道路車輛密度已超過530輛,遠超國際警戒線270輛。
但另一方面,深圳市的交通情況卻在不斷向更好、更具有效率轉變。賓佳欣表示,在深圳市復雜的交通情況面前,他和同事們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但壓力也是動力。2022年2月起,深圳交警部門啟動了全市的交通
監(jiān)控設施專項維護監(jiān)管工作,交警們每天在路面進行巡查的時候,需要對信號燈、監(jiān)控等設備進行排查,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排查隱患。
項目開展至今,視頻探頭在線率提高至98%以上,另外路面的交通安全隱患、道路通暢問題也被匯總整理,納入技術部門改造范圍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改造并不只是建設完善相關基礎設施,而是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為道路賦予“智慧”。
如今,深圳市智慧交通一期項目已取得明顯成效,交通設施的水平和能力都有所提高,除了信號燈、高清攝像頭等基礎設施的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引入的大數(shù)據(jù)和AI技術,則能夠根據(jù)視頻監(jiān)測建立交通情況模型,針對路面上的異常情況做出預警,“比如有行人橫穿馬路,就會觸發(fā)報警,通知交警前往現(xiàn)場進行處理,查看是否圍欄缺失或破損,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在高新技術輔助下,深圳市的信號燈也擁有了“大腦”,這正是“綠波帶”模式得以實踐的基礎,賓佳欣表示,“如果沒有數(shù)據(jù),我們沒辦法做到這一點。只有通過多個數(shù)據(jù)、多個設備的反饋,我們才能實現(xiàn)配置方案的下達,快速調整信號,讓機動車在道路上能連續(xù)通過,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根據(jù)測算,在引入AI技術建設“綠波帶”后,深圳市各路口的平均通行速度提升了25%。
但技術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更多時候,賓佳欣和同事們需要深入一線,親力親為回應群眾們的切身需要。即使非常忙碌,賓佳欣還是熱愛著自己的工作,并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作為人民警察,我感受到了開展巡邏、路口執(zhí)勤、指揮交通帶來的社會價值;作為科技工作者,也能感受到開展交通設施建設、為群眾順暢出行提供保障所帶來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