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風險場景、用信息化手段監管城市運行,江蘇省南京市成為新城建首批試點城市以來,以城市風險管控為重點,組織開展涉及市民生活安全的燃氣、地下管網、井蓋和電梯安全設施普查,并對新建設施“同施工、同測量”,強化動態更新,建立完善的基礎數據庫,夯實城市安全“底板”,構建“人防+技防”相結合的響應處置模式,實現城市風險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保障城市運行安全。
一套全包:物聯網“四件套”保障燃氣安全
一根燃氣管,一頭連著安全,一頭系著民生。在南京市江寧區新亭路上的一家餐館,工作人員正在安裝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四件套”。“‘四件套’讓用氣安全更有保障,店開得放心,顧客吃得也安心。”餐館老板趙先生說道。
據了解,今年7月,江寧區為瓶裝液化氣餐飲商戶安裝具有物聯網功能的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四件套”,包括調壓器、軟管、切斷閥、燃氣
報警器。調壓器具有過流切斷的保護功能,金屬包覆軟管采用耐老化的高分子橡膠材料,具有防鼠咬、承壓高、耐高低溫、阻燃、耐擦洗、耐洗滌劑等優點。
工作人員表示,當現場液化氣泄漏濃度達到固定值時,“四件套”中的燃氣報警器就會立即報警,切斷閥切斷氣源,同時第一時間通過電話、短信等形式通知商戶。
在安裝“四件套”的基礎上,江寧區還搭建起“智慧燃氣”監管平臺,通過瓶裝液化氣充裝、儲存、配送、使用全過程可溯源的信息化管理,基本實現了全市液化氣企業數據全接入,為用氣安全提供多重保障。這個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及現代化管理手段打造的“智慧燃氣”監管平臺,還將接入南京市“智慧燃氣”監管平臺。一旦液化氣出現泄漏,不僅用戶端能準確監測,還可以通過物聯網傳送至燃氣泄漏報警運營
監控中心,全天候值守人員會立即聯系用戶,詢問現場情況。如果泄漏數值未恢復正常,監控中心將通知相關管理人員前往現場處置。
南京市利用智慧平臺實時監控燃氣安全,加強從供應端到用戶端全鏈條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隱患,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同時,南京市對餐飲商戶進行摸排,對于符合安全用氣條件的,加裝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對于不符合安全用氣條件的,由供氣企業督促整改,對拒不整改的用戶堅決停氣,將消除安全隱患工作關口前移,打造“安全廚房”。
相關負責人說,南京市“智慧燃氣”監管平臺一期已開發液化氣監管功能,采集建立包括49家燃氣企業、312座燃氣場站、27.6萬戶瓶裝液化氣用戶、122萬個在用液化氣罐等在內的數據信息庫。今年,南京市啟動建設二期天然氣監管平臺,已開發完成二期大屏顯示效果和工作平臺組織架構等內容。
一網監測:“把脈”管道有高招智慧平臺讓風險可預警
燃氣安全事故、暴雨內澇等不斷威脅城市安全發展和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傳統監管方式面臨巨大挑戰。近年來,南京市成立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推進工作小組,聚焦燃氣爆炸、城市內澇、地下管線交互風險、道路塌陷等風險場景,研究制定專項方案,推進智慧動態監管,實現城市地下可感知、可預警和風險快速處置。
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的重要場景,南京市依托管廊智慧管理平臺,做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總體方案,通過對管廊全生命周期以及管廊實時監測數據信息的共建共享,有效提升地下管線安全水平。
科技助手、智慧診斷,“最強大腦”使管道安全有了雙保險。在南京市南部新城的一處管道檢測現場,工作人員正手持一根長長的機器伸入管道進行勘測,通過機器連接的平板電腦觀察管道內部畫面。
據了解,這是最新投用的“可伸縮式管道潛望鏡”,由伸縮桿和潛望鏡兩部分組成。長方體“機器人腦袋”有兩只“眼睛”,具備照明功能;“圓嘴巴”是監控攝像頭,“下巴”是測距儀,可以精準測量拍照的距離,主要用于管道內部情況的快速檢測、診斷,最遠可拍攝80米范圍內的景象,通過
無線傳輸和強力照明光源,實現管道內全面監控。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架管道潛望鏡類似于醫用“內窺鏡”,通過拍攝和錄像,讓管道堵塞位置、堵塞物體以及管道破損情況等“病灶”一目了然。潛望鏡相匹配的后臺會精準查找“病害”,自動生成“診斷書”。該方法能避免人工作業的不安全性,有效提高檢測效率,及時了解管道健康情況,避免地下管道“帶病移交”。同時,減少對外部合作單位的依賴,預計降低近70%的運營成本。
南京市全面融合空間地理信息、地下管線周邊環境等數據,實現一體化智慧管道動態監管,有效提升管道的“技防”水平。在大數據、云計算、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加持下,管道有了“智慧管家”,實現對城市全時空、全要素、全鏈條的安全監測預警,確保管道的安全性、適用性和可靠性。此外,南京市約350公里的高壓、次高壓管道將于今年年底實現智能感知全覆蓋,并且在具備條件的區域設立“安全示范區”,示范區內中壓管道感知覆蓋面將達到30%以上,實現管道智慧化、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管道動態監管具有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的技術優勢,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島”,支撐多部門工作協同,實現聯合聯動監管。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綜合監管+智慧監測”,提升城市設施精準管理和動態感知能力,實現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警”轉變。
一梯智管:數字化賦能“智慧電梯”實時監測故障
在南京市一小區電梯內部的電子屏上,實時顯示電梯運行數據和健康情況。同時,張貼了“乘梯須知”,包括居民不要扒門、不要在電梯內打鬧蹦跳等內容,并且安裝了智能監控攝像頭。
電梯安全運行關乎居民的人身安全和生活質量。為推進電梯數字化、智慧化建設,去年以來,南京市推進電梯智慧監管平臺建設。今年年初以來,南京市升級建設電梯智慧監管平臺2.0版,試點“物聯網+按需維保”,電梯困人等故障發生率明顯下降,救援人員平均到場時間極大縮短。
據了解,電梯智慧監管平臺2.0版對電梯運行監測、維護保養、故障維修、應急處置等信息以及故障發生情況等數據進行匯集,通過“智慧電梯”基礎信息查詢、運行狀態監測、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實現故障實時掌控、及時處置、提前預警,完善電梯安全風險隱患雙重預防機制,降低電梯故障率。截至目前,電梯智慧監管平臺系統中使用“物聯網+按需維保”的電梯故障率下降,物聯網監管效果明顯。
在江寧區一小區,樓下修建了公共充電樁,居民使用公共充電樁對電動車進行充電。“居民現在都在樓下充電,現在沒有人把電動車推進電梯了。”前來停車充電的居民陳女士說。
“小區目前已經安裝了超過500個充電端口,基本可以滿足居民的充電需求。”小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隨著充電設施的建設以及“智慧電梯”的安裝,居民的安全意識有了明顯提升。
一芯多能:“智慧井蓋”守護“腳下安全”實現精細化管理
在雨花臺區、江寧區、浦口區和六合區,379個“智慧井蓋”于近日“上崗”。據悉,今年年底前,南京市將有900個“智慧井蓋”投入使用,不僅能保障市民安全,還能實時監測水位、氣體、溫度等情況,保障城市安全。
在浦口區沿山大街,工作人員正在將老舊井蓋更換為多功能的“智慧井蓋”。工作人員介紹說:“過去,井蓋一旦發生丟失、破損,只能依靠人工巡查、周期性檢驗的方式對井蓋點位、井道狀況進行現場檢查或者市民上報獲悉。如遇到暴雨,井蓋還有可能出現偏移等情況,給市民出行
安全帶來安全隱患,‘智慧井蓋’應運而生。”
據了解,“智慧井蓋”的“智慧”體現在兩個方面。與普通的井蓋相比,采用雙層井蓋結構,首層為常見鑄鐵井蓋,二層為復合材質井蓋。第二層井蓋中設置了傳感器、監測裝置和
電子鎖具,為井蓋安裝“智慧芯”,想要打開必須得到后臺授權。如果有人強行開啟,管理系統會立即收到報警,工作人員將第一時間前往現場,起到防盜和防墜落的作用;另一方面,“智慧井蓋”可實時監測下水道中的緊急情況。
過去,井蓋維護主要靠人力巡檢,而“智慧井蓋”安裝了“井下環境物聯網監測”模塊,不僅能感知水位、氣體、溫度等指標,甚至在井蓋傾斜的角度出現異常時會發出遠程提醒,24小時監控地下和井蓋周邊的情況,為工作人員精準判斷位置、現場消除隱患提供數據支持。“智能監控預警及時,我們就可以在提前排除隱患、降低維修經費的同時,提高城市的安全運行效率,每年可有效減少運維費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同時,“智慧井蓋”還可實現功能擴展,通過實時監測地下水情、地下火情、地上車流量等信息,與市政部門進行數據交互,實現城市交通、消防的智能監測與預警,在守護市民“腳下安全”的同時,有效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